安规测试仪检定装置有以下几种 直流电阻测试仪校验仪 泄漏电流测试仪校验仪 HN系列 接地导通测试仪检定装置 带通讯

依据JJG1005—2005《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检定规程》、JJG622—1997《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用于检定电子式绝缘电阻表的示值误差、跌落电压、短路电流。
电压分两档:0~500V 0~5000V -10000V
短路电流:0~2mA 0~20mA
电阻0-200G-1T-10T在类内识别方面,HOKC等人[1]使用小波变换方法成功识别出了BPSK和4PSK信号;POLYDOROSA和KIMK[2]提出了似然比调制识别器,它成功地识别了BPSK和QPSK信号。在类间识别方面,KANNANR和RIDS[3]使用离散小波变换成功识别出DPSK、PSK和MSK;HAZZAA[4]等人提出基于特征的方法成功识别出FSK、ASK、PSK、QAM等信号,但是所设计的识别器计算量比较大。
HN8062A接地电阻表校验装置
用于检定JJG336-2004《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所适用的我目前生产的型号的模拟式、数字式接地电阻表以及进口的同类仪表,也可做普通电阻箱使用,具有调节范围宽,使用方便,造型美观等优点。机动车对环境的电磁干扰已被视作与噪声、排放同等重要的公害,涉及到环境保护、人身健康、行驶安全等。机动车整车及零部件工作环境通常很恶劣,始终处于一个充满电磁相互干扰的环境,为了避免互相干扰,车辆必须具有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同时也必须提供一个具有能够模拟并复现车辆电磁兼容性环境的测试实验室,来验证车辆的电磁兼容性能。机动车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磁兼容试验从初的室外良好的电磁环境下的试验,一直发展到室内全天候机动车电磁兼容实验室。
HN8063A耐电压测试仪校验装置
1、测量准度:
电压:1000v 2500v 5000v 10000v 30000v
准度:1级 0.5级 0.2级汽车厂商往往采用的消费电子系统来体现与其他厂商汽车的差异化,该系统必须在苛刻的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动力系统、安全系统和其它汽车控制系统也都有同样的要求,一旦出现故障,这些系统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汽车电子系统对于供应商提供的芯片和印制电路板的电磁辐射特别敏感。SAE(原汽车工程师协会)已经定义测试规范并建立满足电磁兼容(EMC)和电磁干扰(EMI)的需求,并对其进行了不断的完善。采用极近场EM扫描技术,供应商的设计团队可以通过一个桌面系统来计量并立即显示辐射的空间和频谱特性,避免以后在更高费用的模块、系统或整车级测试中出现问题。
HN8065A型泄漏电流测试仪检定装置
一、性能特点
1、源、表测量范围:
电压源(AC,DC):电压:250V、50V、5V
电流源(AC,DC):20mA、2mA
频率计:10-100Hz示波器的采样根据Nyquist采样定理,当对一个频率为f的带限信号进行采样时,采样频率SF必须大于f的两倍以上才能确保从采样值重构原来的信号。这里,f称为Nyquist频率,2f为Nyquist采样率。对于正弦波,每个周期至少需要两次以上的采样才能保证数字化后的脉冲序列能较为准确的还原原始波形。如果采样率低于Nyquist采样率则会导致混迭(Aliasing)现象。采样率SF2f,混迭失真和显示的波形看上去非常相似,但是频率测量的结果却相差很大,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中触发位置和触发电平没有对应起来,而且采样率只有250MS/s,中使用了20GS/s的采样率,可以确定,显示的波形欺骗了我们,这即是一例采样率过低导致的混迭(Aliasing)给我们造成的假像。
HN8066A型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检定装置
2、一次额定电流:25A、2.5A。(大30A、3A)
3、电阻四盘连续带电可调。
4、直接指示一次电流值,可做交直流大电流标准表用。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如今日益成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充电效率低、安全性不可靠、干扰太大等。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呢?无线充电技术,即Wirelesschargingtechnology,是指具有电池的装置不需要借助于电导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
HN8068A型回路电阻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检定装置
2 一次额定电流:
1A、10A、100A、200A、300A、600A
3 电阻盘0、1、2、3……20带电可调。
4 直接指示一次电流值,可做直流大电流标准表用。
直流电阻测试仪校验仪 泄漏电流测试仪校验仪 HN系列 接地导通测试仪检定装置 带通讯新一代无源光网络(PON)Tyndall光电子封装小组研究经理Dr.LeeCarroll表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硅光子从出现到成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媒介的发展过程。采用面对面叠加法(3D集成)在硅光子集成电路(Si-PIC)顶部安装驱动器电子集成电路是一种基于光电子平台实现高速电子解调与分配的实用方案。Tyndall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发用于高速家用光纤网络连接的新一代无源光网络(PON)演示模块。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