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测试仪检定装置有以下几种 接地电阻表校验装置 泄漏电流测试仪校验装置 HN系列 绝缘电阻测试仪校验装置 厂家供应

依据JJG1005—2005《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检定规程》、JJG622—1997《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用于检定电子式绝缘电阻表的示值误差、跌落电压、短路电流。
电压分两档:0~500V 0~5000V -10000V
短路电流:0~2mA 0~20mA
电阻0-200G-1T-10T对一些重要的试验和测试,试验前也要进行性能指标的复测,做到心中有数。衡量传感器基本性能的主要指标分为静态相应特性、动态相应特性及环境特性。静态相应特性包括:灵敏度、重复性、非线性、迟滞、分辨率、稳定性。动态相应特性包括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固有频率、阻尼比、时间常数、上升时间。环境特性包括:温度相应、声灵敏度、磁场灵敏度、横向灵敏度、基础应变灵敏度。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上述各项技术指标的重要程度视传感器的不同或使用者的要求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很难笼统地说那个指标重要。
HN8062A接地电阻表校验装置
用于检定JJG336-2004《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所适用的我目前生产的型号的模拟式、数字式接地电阻表以及进口的同类仪表,也可做普通电阻箱使用,具有调节范围宽,使用方便,造型美观等优点。光纤的主要材料是石英玻璃,与金属传感器相比具有更大的耐久性,而且光纤本身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耗能少等优势;抗干扰:光纤是非金属、绝缘材料,避免了电磁、雷电等干扰,况且电磁干扰噪声的频率与光频相比很低,对光波无干扰。此外,光波易于,外界光的干扰也很难进入光纤。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技术根据探测光输出方式、信号光检测方法以及探测原理的不同分门别类形成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应变探测技术,在应变测量精度、测量距离、空间分辨率以及数据刷新速度等方面各具优势。
HN8063A耐电压测试仪校验装置
1、测量准度:
电压:1000v 2500v 5000v 10000v 30000v
准度:1级 0.5级 0.2级近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规划,预示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将会获得迅速发展;在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中,无线技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领域,无论是在传感层传感器之间的组网和通讯或者网络层网关,路由器之间的通讯,都涉及到无线通讯的技术的方方面面。我们知道,物联网使用的无线技术涉及到非常高的通讯频率和比较宽阔的频谱范围,在2.4GHz上运行的标准化无线设备和技术(如蓝牙4.0、ZigBeePRO、WiFi),这个频率几乎可以方便的用于世界上任何地方。
HN8065A型泄漏电流测试仪检定装置
一、性能特点
1、源、表测量范围:
电压源(AC,DC):电压:250V、50V、5V
电流源(AC,DC):20mA、2mA
频率计:10-100Hz据,216年汽车电子标签(OBU)的市场需求量有近千万套。某国内ETC行业的企业,OBU年销量达数百万套。他们在一款OBU中使用某MCU厂商的Cortex-M3内核芯片作为主控MCU,量产时采用为在线编程的方式,在PCB板上,对MCU进行批量烧录。就像:在烧片过程中,客户发现烧录良率非常低,经常莫名的烧录失败。每天几千套的产能要求,低良率生产,让生产部门在烧录环节束手无策。为提高产能效率及烧录的稳定性,客户请求技术支持。
HN8066A型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检定装置
2、一次额定电流:25A、2.5A。(大30A、3A)
3、电阻四盘连续带电可调。
4、直接指示一次电流值,可做交直流大电流标准表用。同时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是EMC特性的传导扰、辐射扰和ESD静电放电等性能上也更好一些,且在系统中可轻松完成输出接线,而不与主接地发生冲突。仪器仪表如何实现电源隔离目前业界电源隔离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变压器磁隔离+光耦光电隔离组合实现初级侧与次级侧之间的电气隔离。这种方式,电路简单成熟普遍,较容易实现,能实现高输出电压精度、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性能,满足目前电子产品的高性能要求。
HN8068A型回路电阻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检定装置
2 一次额定电流:
1A、10A、100A、200A、300A、600A
3 电阻盘0、1、2、3……20带电可调。
4 直接指示一次电流值,可做直流大电流标准表用。
接地电阻表校验装置 泄漏电流测试仪校验装置 HN系列 绝缘电阻测试仪校验装置 厂家供应摩尔定律美国人高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即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翻。这意味着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会变得越来越便宜。作为迄今为止半导体发展意义深远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它的正确性。它并不是严格的物理定律,而是基于一种几乎不可思议的技术进步现象所做出的总结。在过去10年中,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技术进步不断冲击着计算机工业:晶体管越做越小,芯片性能越来越高,计算能力呈指数增长,生产成本和使用费用不断降低。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