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产品文库

核辐射小常识

2022年08月11日 12:15:54      来源:北京斯朋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2

分享:

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也常称放射性辐射。它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时,释放出的微观粒子流。如X射线、伽马射线、中子等。

 

公众受到自然本底辐射剂量约为多少?

 

公众受到自然本底辐射剂量约为2.4毫希弗/年。当核爆炸、人为事故等引起核泄漏时,核辐射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的电离效应对人体有一定损害。这种损害在体内不断累积,将导致染色体突变造成遗传病多见、癌症发生概率升高等生理变化。因此,公众对于日本福岛核泄漏问题忧心忡忡不无道理。其实,我们人体每天都暴露在各种射线之中,比如宇宙射线(如太阳)、飞机、手机、电脑、电视都有辐射,约为2.4毫希弗/年,称为自然本底剂量当量。国家公布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受到人工辐射剂量不超过1毫希弗/年。而从医学的角度考虑,受照剂量在100毫希弗以下对人体都没有影响,100毫希弗相当于1年内累积照射约10次CT。

 

毫希弗和微希弗是什么意思?

 

希弗是辐射剂量的单位,1希弗表明每千克组织中沉积了1焦耳的能量。1希弗=1000毫希弗;1毫希弗=1000微希弗。

 

1000微希弗/小时的辐射水平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1000微希弗/小时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1小时,所吸收的辐射剂量约为1毫希弗。平均的天然本底辐射约为2400微希弗/年。在这样的剂量环境下,短时间停留不会对机体造成明显损伤。

 

福岛核电站事故会造成放射病吗?

 

是否会造成放射病主要取决于受照剂量。目前报道的泄漏量下,处于安全控制距离之外的人员不会造成放射病。

 

此次福岛核电站爆炸是核爆炸吗?

 

不是。核爆炸是裂变反应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裂变能量瞬间释放;而核电厂的反应堆则刚好相反,能量以一定的速率释放出来。除了燃料不同,核电厂做的事情跟火力发电厂非常类似。核反应堆是不可能像那样爆炸的,其燃料铀不纯,它们不会产生式的爆炸。正如高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反应堆即使失控,也不会像那样爆炸。

 

这次事故会有切尔诺贝利事故那样严重吗?

 

不会。福岛核电站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情况大不一样:福岛核电站反应堆是沸水堆,在停堆后发生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量和污染区域较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石墨慢化堆,没有安全壳,由于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爆炸烟云直接进入大气平流层,造成大范围内放射性污染。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把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定级为5级,而切尔诺贝利事故为7级事故(是最严重的事故级别)。

 

辐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公众无需恐慌。

 

避免核污染的方法是距离。辐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当辐射量为2.2毫希弗时,一米外的辐射量锐减为0.55毫希弗。所以福岛核电站附近的辐射量为正常量的6600倍,但是抵达东京地区仅为0.035毫希弗。这种核辐射是一过性的,随着大气的稀释很快离散开,微小的剂量值对人体也无法产生损害。因此,不仅抢盐*没必要,抢口罩、服碘片、拒绝实用海产品都没必要,大气和海水都成为我们天然的屏障,稀释了核辐射所带来的伤害。因此,掌握一定的核污染预防知识,是我们

 

保持清醒头脑的办法。

 

我们更需注意生活中的辐射比起日本岛一过性的核污染,我们身边每天都在接受的辐射反而更应该引起注意。X线、CT、同位素、,医用辐射可以用来治病,但对人体的损害也是累积的。手机、电脑、电视也都含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孕妇、小孩应该尽量少接触。至于社会上流传的仙人掌可以防辐射,并无科学依据。公众对辐射敏感是好事,有助于国家对放射源加强监控,做好应急预案,保障人民健康。但公众无需对日本核泄漏事件恐慌,应正确认识到辐射是无处不在的,应用于医学可以治病,应用于电站可以发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