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简述粒度分布的定义

2022年09月12日 11:09:05      来源:北京利扬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8

分享:

所谓粒度分布,就是粉体样品中各种大小的颗粒占颗粒总数的比例。当样品中所有颗粒的真密度相同时,颗粒的重量分布和体积分布一致。在没有特别说明时,仪器给出的粒度分布一般指重量或体积分布。
1.公式法表达粒度分布:Rosin-Rammler公式:W(x)=1-exp[-(x/De)^N]
式中,De是与x50(中位径)成正比的常数,N则决定粒度分布的范围,N越大,力度分布范围越窄,表示样品中颗粒分布的均匀性越好。
2.中位径:中位径记作x50,表示样品中小于它和大于它的颗粒各占50%可以认为x50是平均粒径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x50与x(3, 4)很接近。
只有当样品的粒度分布出现严重不对称时,x50与x(3, 4)才表现出显著的不一致。
3.边界粒径:边界粒径用来表示样品粒度分布的范围,由一对特征粒径组成,例如:(x10, x90)、(x16 x84)、(x3 x94)等等。为便于阐明其物理意义,先假定粒度分布是重量分布,并且累积方向是从小到大的。
这时xy就表示粉体样品中,粒径小于xy的颗粒重量占总量的y%. 一对边界粒径大体上概括了样品的粒度分布范围。以(x10, x90)为例,表示小于x10的颗粒占颗粒总数的10%,大于x90的颗粒也占颗粒总数的10%,亦即80%的颗粒分布在区间[x10, x90]内。
有的仪器用户希望用颗粒描述样品粒度分布的上限,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
从统计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样品的粒度分布范围都可能小到无限小,大到无限大,因此我们一般不能用最小颗粒和颗粒来代表样品的下、上限,而是用一对边界粒径来表示下、上限。
三.粒度分布的离散度:离散度用来描述粒度分布的相对宽度或不均匀程度,定义为:离散度=分布宽度/平均粒度
如果用x50代表平均粒径,那么就用(x90-x10)代表粒度分布范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