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新型污染案:有毒危废化身锅炉燃油,市场

2023年02月21日 08:29:19      来源:永康市中翼工贸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7

分享:

你以为“煤改油”环保,其实却是在“烧废”、“烧毒”!有人从上游企业收购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溶剂、清洗剂、萃取剂、高废物等废液废料,经过所谓的“技术员”随意混合调配,就变身为锅炉燃油,市场。

      一次普通的走访,河北省衡水市局民警无意中揭开了例用危险废物烧锅炉污染大气案,发现了控煤政策推行中隐藏的一类新型。

      近日,该案侦办民警讲述了案件侦破详情。

      可疑锅炉燃油充斥市场

“今年学校锅炉房不知怎么回事,味大得呛人,你们过来看看吧。”

2017年3月,衡水市局环境安全保卫支队民警刘湘冀到该市冀州区一家中学走访时,老师随口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莫非燃料有问题?

      刘湘冀立即去学校锅炉房查看,刚一进门,一股刺鼻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刘湘冀凭经验判断,这肯定不是正常烧锅炉所用的柴油或煤焦油的味儿。

      近年来,随着环保工作的加强,诸多地方采取了“控煤改油、改气、改电”措施。相对于天然气、电、柴油等,成本更加低廉的锅炉燃油应运而生,成为替代燃煤的。

      如果是锅炉燃油有问题,那可不是小事。经向汇报,刘湘冀与同事马上开始调查,结果发现在该学校周边就有16家单位购买了同样的锅炉燃油,而且都反映这种油烧起来呛鼻子,而衡水有600多家单位在使用这种燃油烧水做饭。

      民警调查发现,这种锅炉油的本地经销商是河北通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该公司营业执照上看,这是一家灶具和甲醇的销售企业,既无危险化学品储存资质,也没有燃油经营资质。

      民警到公司仓库查看,发现27个3米多高的储油罐,罐上面标注着“醇基燃料”,但库管员却说不清其中的具体成分,这引起了民警的怀疑。依据法定程序,刘湘冀与同事对每个罐体进行检查、登记,并随机提取了12瓶样品。

      “这些样品颜色都不一样,浅黄、深红、暗褐、紫黑,黏糊糊的根本就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取样封存就花了3天时间。”刘湘冀告诉记者,他和两位同事戴着两层厚口罩都挡不住冲鼻的酸臭味,得直想吐,半个小时就得出去换换气。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长时间在封闭的空间接触不明物体,3位民警的身体都出现了异常,头晕,鼻子和嘴长出大大小小的水泡并开始溃烂。

经进一步调查检测,民警发现,这些所谓的锅炉油的后,案件是定性为一般的非法经营,还是危害后果严重的污染环境?这直接关系到能否让受到应有的惩罚。

      办案民警找到衡水市监测站,通过监测发现,这些危险废物燃烧后产生有毒的气体。同时,衡水市局提请河北省厅召集省内环境科学领域4位专家对涉案公司污染环境问题进行评审。专家组最终鉴定送检样品全部为危险废物,认定通泽公司非法购入和转售的危化废液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铁证如山,这起案件定性为污染环境,7名主要很快被检察机关批准。涉案的多家外省企业已交由当地警方依法处理,马某等人正在等待的最终。

      揭开锅炉燃油行业黑洞

      这起案件是例危废液体充当燃料油环境污染案,但违法手法并非个例,该案揭开了燃料油行业黑洞。衡水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出现废液、废料经过随意调配就改头换面成锅炉燃油的案件,既与假燃料油的暴利驱动有关,也与目前缺乏完善的燃料油标准体系和有效的行业监管有关。

      据了解,传统的非法处置危废物品污染环境案件多为非法排放或异地倾倒,而衡水警方此次破获的案件,“锅炉燃油”产业链所涉单位和个人庞杂,环节繁复,且每个环节经手人都会刻意隐瞒、销毁证据,给案件侦破带来一定困难。此外,由于废液调配的“锅炉燃油”成分复杂,鉴定机构无法对样品全部成分定性、定量,难以作出充分鉴定,也给机关调查取证带来极大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案件中,从业人员多与化工产业相关联,但均没有危险废物经营和处置资格。在涉案企业的整个供货环节中,也没有一家燃油用户索要生产合格证、批次、产品成分含量等关键手续和证明文件。(来源:中国环境

注:该案中,不仅是非法调配燃料油的不法分子见利忘义,在利益的驱动下,“锅炉燃油”的经销商也只关注原料的价格,并不在意成分。而对部分监管部门来说,关注点只在是否烧煤,对燃料油的监测则流于形式。

      此案成功侦破后,部治安局把这类案件列入污染环境的重点打击类型,河北省把此案揭开的“生产销售伪劣醇基燃料”列入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大气污染防治范围,要求加强行业监管,堵塞管理漏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