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你不知道的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的秘密

2023年06月18日 10:48:00      来源: 鹤壁市鼎诚热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9

分享:

你不知道的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的秘密

当代社会资源越来越紧缺的,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生物质颗粒燃料因具有高发热量,长燃烧时间、低灰分、低含硫量、可持续的特点,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正逐步代替传统能源,生物质颗粒燃料是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直径一般为6~10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5倍,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的高低是其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怎样使用发热量化验仪器检测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发热量成为当下颗粒燃料用户的头等大事,本文就为您介绍一些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的秘密!

一、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的工作原理

根据GB/T21923-2014《固体生物质燃料检测通则》的要求,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是将一定的试样置于密封的氧弹中,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使试样燃烧,试样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被氧弹周围一定的水所吸收。其水的升温的幅度与试样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根据燃烧后水温的升高来计算试样的发热量。需要注意的是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不是与外界隔绝的,因而它又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除了水吸收热量外,氧弹、内筒、温度计和搅拌器等都会吸热,而且各自的吸热情况不一样,各种因素比较复杂,不可能依靠简单的数学计算获得,只能采用已知热值的基准物如苯甲酸来实际标定出量热系统温度每升高1℃所要吸收的热量,也就是标定出颗粒燃料化验仪器的热容量。根据已知的热量化验仪器的热容量计算试样的发热量,做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传统的发热量化验仪器都是根据国标《煤的发热量检测方法》设计的,并不符合颗粒燃料的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鹤壁市鼎诚热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设计了专门用来化验颗粒燃料发热量的颗粒燃料专用量热仪已经问世,DCLRY-9000颗粒燃料专用量热仪设计原理符合颗粒燃料高发热量,低灰分、低含硫量的特点,稳定性更高,精确度也有了质的飞跃,可以实现!

二、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的构造

物颗粒专用颗粒燃料专用量热仪主机、氧弹、充氧仪3大部分组成。

主机由控制系统、模拟燃烧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是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的核心部分,是决定仪器优劣的关键部分;模拟燃烧系统由外筒、内筒组成形成实验所需环境,防止热交换。外筒盖上有温度传器,点火线,搅拌单机等。左边是恒温式量热筒(俗称方箱),右侧则是仪器的电气测控箱。两部分通过电缆衔接。量热筒包含外壳、外套筒、内筒(小筒)、氧弹、可自由开启和闭合的上盖(俗称大盖)等。内筒拌和器、内筒测温探头和焚烧中心电极均安装在大盖上,外筒测温探头固定在外套筒外壁上。外套筒的外壳也是焚烧回路的一部分。在方箱的后背下端设有放水口和溢水口,方箱的上面没有注水口。实验时套筒夹层中充溢水,小筒按要求加水后放在套筒内,由支架来限制小筒的方位使其居中,将装好试样、充过氧气的氧弹放在内筒是三个金属支脚上,合上大盖,既可开端进行实验。实验时,上盖中心电极、氧弹、小筒支脚和外套筒整个构成了电气通路,是焚烧成功的确保。电气测控箱包含:高档单片微机体系、温度采集及转化体系、液晶显示屏、面板式打印机、键盘、焚烧和拌和操控单元、开关电源和焚烧电源等。

氧弹:氧弹仪是颗粒燃料燃烧时的“容器”,耐受颗粒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大压力(60-70大气压)一般是由镍铬合金钢制成的。具体构造如下图

1、充氧头; 2.放气阀; 3.密封圈 ;4.绝缘套; 5.充氧体; 6.氧弹盖; 7.氧弹头; 8.弹桶; 9.电极杆; 10.隔热板固定螺丝; 11.遮火罩; 12.点火丝; 13.坩埚架; 14.坩埚; 15.电极杆; 16.电极杆固定螺母;17.隔热板; 18.弹头密封圈; 19 .弹头压圈; 20.绝缘套

充氧仪:是一款往氧弹输送氧气的装置,充氧压力为205-3MP,帮助颗粒燃料充分燃烧。

我是鼎诚热量分析,有发热量化验的问题可以咨询我,本文就为您介绍了颗粒燃料热量化验仪器的秘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