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突发水污染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常见问题及对策

2023年06月29日 16:22:45      来源:翰克偲诺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4

分享:

免费方案: ,如需技术支持请直拨:185-8245-5006


  突发环境污染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据统计,2012-2017年国内共发生2657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涉及水环境污染事件561起,占22%。水资源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只有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升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能力,才能切实保障水资源质量及居民饮水安全。

  一、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特点

  突发水环境污染是指由各种意外、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水资源污染及水质发生恶化的突发情况。工业污水、运输管道泄漏、爆炸、核污染等等都是造成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重要因素。与常规的水环境污染不同,突发水环境污染有着明显特点:

  (1)突发性。

  突发性是突发水环境污染的首要、最本质的特点,这种突发性是指环境污染的发生没有预兆,管道泄漏、化工企业爆炸、装载危险化工原料泄漏等等,都会造成水环境污染事件突然发生。正是这种突发性,无论是水环境污染事件、水环境污染范围,以及水环境污染程度都无法确定,给水环境污染事件处置部门及处置人员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确保应急预案周全、时间反应,启动应急举措。

  (2)危害性。

  水资源是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资源,水污染,特别是突发性水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破坏性极大。一方面,突发水环境污染发生的地点无法控制,一旦在重要的水源地周边发生,便会给周围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巨大安全威胁;另一方面,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又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是造成附近居民恐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农副产品减产,造成经济损失,花费人力、物力、财力修复受污染水体。

  (3)影响大。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影响深远,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居民身体健康,还表现给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极大影响,如果应急处置不当,其影响的范围及周期较长。如,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引发东北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造成十几亿损失,城市自来水被迫停止取水,对松花江沿岸的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吉林等城市一度造成影响。又如,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造成海水污染,一度引发市民抢购食盐,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二、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要求

  (1)监测时效要求。

  一旦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需要在最短时间里作出反应,根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监测经验,通常要求在24h甚至更短时间内投入到监测工作中,迅速配置各种监测资源,立即开展跟踪监测。水源地预警系统及突发性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队伍根据现场分析其危害性及特点,及时编制监测方案及相应的监测预案。

  (2)监测能力要求。

  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监测处置对参与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能提出更高要求。由于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突发性,污染物复杂,种类数量众多,监测内容和标准要求不断更新变化,监测仪器设备性能熟悉等等,都要求监测人员具有丰富的处置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能。需要将监测内容、方法及标准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可能遇到的污染物状况相匹配,选定相应监测仪器,编制完善的应急监测预案。

  (3)监测机构要求。

  在行政上,我国环境监测实行的是分级管理,这种分级管理与行政机构所辖资源及所具备的监测能力密切相关,不同级别的水环境监测机构在处置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通常,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强,可供协调和统筹的监测资源多。如,通常水文、气象、水利、环境等多个部门的资源,积极参与到突发水环境污染监测中,但基层环境监测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较弱。近年来,为解决基层监测能力薄弱的问题,积极引入市场化操作模式,引入有资质、经验丰富的专业监测机构,协助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

  三、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常见问题

  (1)缺乏应急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破坏性、不确定性和积累性,突发事件情况下,水环境污染中的污染物监测是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区性向区域性甚至更大范围监测,要求水环境监测方法能够满足现场给出定性、半定量的快速监测效果的同时,保证准确的定量分析法。常规水环境监测在定量分析上能够满足要求,但应急监测中的快速性要求难以保证。存在不同的便携式监测设备在监测同一种项目时,由于分析方法不同或者仪器型号不同,其结果差距较大,甚至导致监测数据无法使用。究其根本原因是缺少统一的应急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规范,也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水环境应急监测仪器质量保障与质量控制措施。

  (2)应急监测装备及素能亟待提升。

  近年来,随着突发环境事件,尤其是水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水环境污染物种类更趋复杂,污染介质呈现出多样化的新特点,对水环境应急监测装备及人员素能的要求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环境监测部门,以及落后地区的环境监测设备难以满足应急监测需要,一旦遇到应急污染事故常常依靠省市级环境监测部门或者第三方专业监测机构协助完成,且监测仪器设备主要集中于液态、气态类,固态类、生物类便携式监测仪器设备较少。突发水污染事件相对常规监测频率较少,从事环境监测人员的应急处置意识不强,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等。(3)应急监测演练及维护需要加强。日常的设备仪器维护和必要的演练是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的基础和重要工作,日常维护包括用于水环境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的筛选、维护和检验校准,以及做好监测车辆的防护等后勤物资保障,以及开发水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但从当前监测工作实际来看,日常的仪器设备维护不到位,多是仪器充电或者开机运行等简单操作。此外,应急监测演练开展较少,即便演练结束后也缺少总结回顾、纠正改进措施没有很好跟进,监测人员的应急操作的实践能力薄弱。

  四、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措施

  (1)注重应急监测技术应用。

  突发应急水环境污染监测选用的技术方法应兼具定性与定量,多项目、实时、跟踪监测。为此,应熟练掌握现场应急监测技术,并根据每一技术特性做好应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实验室应急监测技术。

  (2)优化应急监测设备系统。

  根据监测区域中监测网络分布及分析人员专业技能,合理配备好实验室装备,避免浪费,配备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车载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移动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好污染源监督监测、调查与应急监测相结合,提前做好区域污染源等基础数据收集等基础性工作。

  (3)完善应急监测支持系统。

  从标准分析方法,或经方法实用性检验的非标准分析方法方面完善分析方法支持系统;建立危化品生产、储存场地、种类等危险源调查数据库支持系统;主要工业、矿山、医疗等点污染源及位置,以及工业、矿山堆放物或农业面源等区域污染源、排污口、面源情况支持系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各类化学品特性及污染物现场特征数据库支持系统;常规的水环境监测应急技术支持系统,以及建立专家支持系统等,为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4)加强应急监测预案演练。

  按照时间顺序完善突发水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并将优化后的应急监测系统与已建立的应急监测技术支持系统编入应急监测预案相应节点或环节,制定相应阶段实现目标,并加强应急监测预案的演练,提高监测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通过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及危害,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源:信阳市生态环境局潢川分局)



免费方案: ,如需技术支持请直拨:185-8245-5006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