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
2023年08月11日 09:53:07
来源:东莞市托姆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8
在制冷技术中,习惯上把制冷剂液体的沸腾称为蒸发,所以该换热器叫做蒸发器。
气态制冷剂却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冷凝,又称液化。冷凝过程伴随着放热。在制冷机中,为使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而将蒸发时所冷凝吸收的热量释放给冷却水,在机组中均设置了冷凝器。
有些气体的液化要在较低温度和较高压力下才能实现,例如,制冷剂R12在室温下液化,需要加压到0.6Ma(6个大气压)以上,才能在冷凝器中放热液化。
凝和蒸发是相反的过程。在一定的压力下,蒸汽的冷凝温度与液体的沸腾温度(沸点)相同,汽化潜热和液化潜热的数值相等。 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却剂
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通常是低沸点的液体,它在低温(蒸发温度)下汽化以吸收热量,即产生制冷;它在高温(冷凝温度,一般为室温)下冷凝,放出热量,然后以水冷法或风冷法排除此热量。如此交替变换,往复循环。
制冷剂的作用是通过相变在制冷机中担当汽化吸热和冷凝放热的热力循环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具体地说,制冷剂就是一种能够在制冷机的蒸发器内蒸发并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热量而汽化,然后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介质(水或空气)而本身液化的工作物质因此,制冷剂又被叫做制冷工质,简称工质。
制冷剂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标准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要低,一般不应高于-10℃。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冷凝压力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1.76~14.7)×105Pa凝压力太高,对制冷设备的强度要求相应也高,而且还会增大压缩机的功耗。
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因为值大,表明在压缩机缸径和行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大的制冷量。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即在常温或普通低温下能够液化。制冷剂的凝固温度要低些,以便取得较低的蒸发温度。
制冷剂的黏度和密度要尽可能小,以减少制冷剂在系统中流动的阻力。
制冷剂要有较强的换热性能,以提高制冷换热器的效率。
应有一定的吸水性,这样当制冷系统中进入少量水分时,不致形成“冰塞”,影正常运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