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配料系统设计

2023年08月14日 10:04:03      来源:广州市凯士称重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4

分享:

配料系统设计2020-01-28
通过对工艺配料系统分析,掌握氯化工艺的主要控制点,确定控制及联锁方案,进行自动配料系统控制配料研究,为氯化工艺的自动配料系统改造工艺提供技术支撑,并提供保证控制配料系统安全的资料。
1配料系统工艺流程概述
本文研究的配料系统工艺主要采用硫黄催化醋酸氯化、氯化液结晶、离心分离母液得成品的间断氯化配料系统工艺。
1.1氯化工序
该工序以液氯和醋酸为原料,醋酸来自于醋酸储罐,泵入醋酸计量罐中,计量罐中的醋酸计量后利用位差压入氯化反应釜。外购氯气经过氯气缓冲罐后再经流量计控制流量进入氯化反应釜中,与反应釜中的醋酸在硫黄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发生氯化反应,其主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l2→CH2ClCOOH+HCl
氯气总管道上氯气压力控制在0.2MPa以下。氯化反应温度控制在96℃±2℃,压力控制在100kPa以下,氯化通氯流量控制采用步序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手动和自动切换。氯化液的相对密度检测达到1.35后,停止通氯,氯化液备用。
1.2结晶工序
将备用氯化液抽入结晶釜,在结晶釜内先升温到85~90℃,启动搅拌,用冷却水将料温降至60℃时,向釜内加入晶种约10kg,关闭冷却水,自然搅拌降温,并根据釜内料液情况,再加母液700~800kg。当料温降至48℃时,开水冷却直至物料降至25℃时,即可被离心分离使用。
1.3离心分离工序
结晶后物料放入离心机内,在离心机离心作用下,母液与结晶的分离,母液进入母液槽,可以供氯化使用或销售;分离得到的晶状经计量包装即为成品。
2环境特征
(1)工艺设备布置:大多数皆集中在厂房内。
(2)爆炸危险场所划分:本工艺不含易燃易爆物质,属于非防暴区。
(3)气体的泄漏:装置所处理的原材料和中间产物都是有毒物质,因此在可能泄漏的或聚集的场所应安装毒性气体检测器。
(4)腐蚀性:装置中存在CL、HCL的存在,因此设备必须防腐和选择防腐蚀的材料。
3设备选型
(1)在线温度检测元件选用热电阻Pt100,温度计套管材质采用316L衬F4。
(2)变送器均带HART协议,压力变送器接液部件材质:介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都采用隔膜压力表,测量膜片采用相应的耐腐蚀材质316L衬F4。
(3)小管径气体流量选用转子流量计。
(4)控制配料系统的执行单元为调节阀与切断阀,以电动执行机构为主,阀门型式根据工况而定,调节阀以单座阀为主,控制阀阀体材质应等于或高于管道材质,阀内件根据工艺介质而定。在一些重要的管线上安装紧急切断阀,用于紧急状态或事故状态下切断线路。使整个配料系统处于故障安全状态
4计算机控制配料系统
本装置的控制由一个独立的配料系统完成:设置一个控制柜室。工程师室放置在控制柜室旁边,1台工程师站;设置一个控制室,操作员站,能独立处理相应的控制。工程师站可通过OPC连入配料系统调度室,全厂的控制采用总控、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显示其灵活性。
OPC通讯方式采用标准的C/S通讯结构,第三方可以通过安装客户端程序,直接对控制配料系统的数据进行实时读写操作。可以通过质量码来判断数据的可信度。数据读取是按照分组进行的,每一组的变量属性定义一致。
OPC通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定时读取:程序按照设定的采样周期定时从OPCSERVER读取数据。
变化读取方式:当组内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启动从OPCSERVER读取变化数据。
中断方式:可以根据程序的要求进行随时读取数据,读取级别高,一般不采用。
写数据方式:程序根据要求随时进行写操作。
UPS备用电源:采用工业在线UPS电源提高电源配料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缩短维修、维护时间,使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UPS的基本功能是在断电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不停电切换,为其他设备继续供电,同时在电压不稳时,能够起到稳定电压的功能,同时具有抑制电网的电压冲浪,保证计算机及网络配料系统的正常工作与数据不受干扰。维持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控制方案
①反应釜的分程控制配料系统:
当反应釜配置好物料后,开始时需要对反应器加热,以启动反应过程。反应启动后,因为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为了能使反应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就必须把反应热取走。例如在反应釜启动前,夹套内灌满冷却水,然后启动循环泵,由于反应釜内的温度低于要求的反应温度,所以调节器指挥蒸汽阀打开,循环水经过蒸汽加热以后,变成热水加热反应釜,65℃反应开始后,随着反应热的逐步放出,将逐步关上蒸汽阀,当反应充分进行后,就把蒸汽阀全关,打开冷却水阀,把反应热取走。
②反应中的流量控制步序配料系统:
根据配料系统工艺,要求反应釜在65℃下通氯气,通过工控机人机界面检测反应釜温度。
步:反应釜温度65~70℃,反应相对密度为1.03~1.10;通过比较逻辑运算,在符合该条件的情况下的氯气流量给定值设定为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得来的数据X1。然后再根据如果温度超过70℃,密度大于1.10时跳转到第二步;
第二步:反应釜温度70~75℃,反应相对密度为1.10~1.2;通过比较逻辑运算,在符合该条件的情况下的氯气流量给定值设定为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得来的数据X2。然后再根据如果温度超过75℃,密度大于1.2时跳转到第三步;
第三步:反应釜温度75~80℃,反应相对密度为1.2~1.25;通过比较逻辑运算,在符合该条件的情况下的氯气流量给定值设定为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得来的数据X3。然后再根据如果温度超过80℃,密度大于1.25时跳转到第四步;
第四步:反应釜温度80~85℃,反应相对密度为1.25~1.3;通过比较逻辑运算,在符合该条件的情况下的氯气流量给定值设定为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得来的数据X4。然后再根据如果温度超过85℃,密度大于1.3时跳转到第五步;
第五步反应釜温度85~102℃,反应相对密度为1.30~1.353。通过比较逻辑运算,在符合该条件的情况下的氯气流量给定值设定为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得来的数据X3。然后再根据如果密度大于1.35时反应结束;
保温反应1h后加入循环母液冷却结晶,在凝固点以上1~2℃加入晶种,缓慢冷却至25℃左右,经抽滤或离心分离制得产品。
③结晶釜的分程控制配料系统:
将备用氯化液抽入结晶釜,在结晶釜内先开蒸汽阀升温到85~90℃,启动搅拌,用冷却水阀1将料温降至60℃时,向釜内加入晶种约10kg,关闭冷却水阀1,自然搅拌降温,并根据釜内料液情况,再加母液700~800kg。当料温降至48℃时,开水冷阀2却直至物料降至25℃时,即可被离心分离使用。
④反应釜压力监测,正常状况下压力为39.997~46.663kPa,当压力超过59.995kPa时,为非正常状态,配料系统报警,并设定联动阀门控制。
5自动配料系统完备度
对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配料系统装置自动配料系统控制配料系统完备度如下所述。
5.1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
控制情况:①氯化反应为气液接触放热反应,放热主导因素为氯气进量,通过控制氯气流速可实现控制反应釜温度。氯化反应釜温度采用Pt100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通过多回路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控制液氯汇流排出口气动控制阀开闭,达到控制反应釜温度的目的。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切断液氯汇流排出口阀门和氯气分配器进口管道阀门,同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关闭液氯钢瓶阀门。②氯化反应釜压力信号采用HR-M1RP2压力变送器,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控制压力目标值,采用限位控制方式控制液氯汇流排出口气动控制阀开闭和氯气分配器控制阀开闭。液氯汇流排出口及氯气缓冲罐出口采用气动调节阀配DKZ系列执行器。当温度超过1次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调整氯气进口管线阀门开闭程度,若工作人员未及时调整或调整未起到作用使釜内压力继续升高达到2次设定值时,则给出2次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关闭液氯钢瓶阀门并自动切断液氯汇流排出口阀门。③氯气缓冲罐顶设HR-M1RP2压力变送器,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控制压力目标值,采用限位控制方式控制液氯汇流排出口气动控制阀开闭。液氯汇流排出口采用气动式控制阀。完备度好。
5.2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
由于项目采用间接法配料系统,反应简单且反应温度温和,釜内压力为微正压,因此不设置比例控制,完备度好。
5.3搅拌的稳定控制
本项目氯化反应不涉及搅拌过程。
5.4进料缓冲器
气化器后设置缓冲罐(气液分离器)1台。完备度好。
5.5紧急进料切断配料系统
氯化反应釜压力信号采用HR-M1RP2压力变送器,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控制压力目标值,采用限位控制方式控制液氯汇流排出口气动控制阀开闭及氯气缓冲罐出口控制阀开闭。液氯汇流排出口及氯气缓冲罐出口采用气动调节阀配DKZ系列执行器。完备度好。
5.6安全泄放配料系统
事故状态下氯气吸收中和配料系统;氯气缓冲罐设置A41Y-160P型安全阀,安全阀放散管线先引至泄放缓冲罐再引至碱罐,事故状态下同时关闭液氯汇流排出口管线阀门;缓冲罐底部设排污阀,排污至事故处理池。完备度好。
5.7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车间、液氯钢瓶罩棚设置HL-200型氯气检测报警器,控制器安装在车间控制室内,配OLCT20型固定式有毒气体监测探头,反应时间<30s、防护等级IP54,报警音量≥80dB(A),事故情
况下自动开启换气扇轴流风机。完备度好。对照《关于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大危险源车间和液氯气化区均为视频监控,现场安装摄像头,控制室监控,完备度好。
6总结
通过对氯化工艺自动配料系统控制技术研究,可及时、全面、准确地识别反应氯化工艺的各控制点的实时信息,并进行反馈,降低由于人工控制带来的风险。其分析过程和结果可为后续氯化工艺自动配料系统控制改
造工作提供必要资料参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