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论高强螺栓检测的必要性

2023年08月22日 12:49:04      来源:济南九望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42

分享:

一、前言

轻钢结构发展迅速,高强度螺栓的检测应当重视。市场上所供应的高强螺栓的质量不容乐观,监理必须严格把关,才能避免因高强度螺栓不合格而导致质量事故。并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要求做检测的项目与《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规程》(JGJ82-91)中要求做检测的项目做比较说明。
施工单位必须做的高强度螺栓检测报告主要查看机械性能方面的硬度、拉伸强度等是否达到要求;螺栓尺寸是否合乎要求;螺栓所用材料是否复合规定;外观是否做了合格的处理;螺栓螺纹是否符合规范。根据JGJ82,大六角螺栓应进行扭矩系数试验、螺栓楔负载试验、螺母保证载荷试验。扭剪型螺栓应进行紧固轴力、螺栓楔负载试验、螺母保证载荷试验。螺栓属于标准件类,技监局有相应检测所和实验室,会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出具检测报告。
二、高强螺栓检测项目说明

(1)主要检验项目包括:螺栓实物最小荷载检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系数检验。
(2)主控项目   
①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应按GB50205—2001附B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的抗滑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规范规定。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节点;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③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作标记,且按上述②条中的规定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被抽查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3)一般项目   
①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规定。   
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③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摩擦面不应涂漆。   
④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⑤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入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螺栓直径),连接处不应出现有间隙、松动等未拧紧情况。
三、高强螺栓检测设备生产厂家

近几年来,铁路、公路、桥梁、锅炉、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起重机械等工业与民用设施建设中,钢结构大量广泛使用高强螺栓连接,并有使用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提高高强螺栓关键性技术参数的检测精度,改善检测手段以便保证工程质量。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工程检测的需要,在原有手动高强螺栓轴力智能检测仪(JW-500S)的基础上开发生产了新一代的人机对话全自动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检测仪(JW-500D)。
  高强度螺栓轴力检测仪可以对大六角头高强螺栓连接副(M12、M16、M20、M22、M24、M27、M30)和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M16、M20、M22、M24、M27、M30)的轴力、扭矩(或扭矩系数)进行自动检测、显示并打印。JW-500D全自动高强螺栓检测仪自2013年实现淘汰单片机复杂人工输入操作,升级成8寸多点触摸屏操作,显示和控制集成在一起,ARM9处理器全部工业级器件,经过专业EMI/EMS认证。仪器实现了自动加载卸载功能,不需人工干预,自动生成螺栓轴力、施拧扭矩、扭矩系数、平均轴力、平均扭矩系数、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等。U盘存储上万种数据,人机对话,电子柱显示轴力值,配备微型打印机自动打印数据,也可与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和自动生成试验报告,执行标准GB50205-2001验收规范。

论高强螺栓检测的必要性(图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