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超微粉碎的研究开展于上世纪40年代,距今已有70多年,很多国家对此技术的研究早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且相关的研究工作仍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超微粉碎技术及超微粉体的研究已经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与科学分支。而国内对超微粉碎的研究相比国外落后了足有几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关研究才得以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们国内相关研究同样是相当迅猛的,至现在全国已经有多家粉体技术开发公司,相关设备生产厂家,相关的学术机构和信息机构也在逐步兴起建立起来。
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是对相关粉体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础理论明显落后与国外,没有相关理论的指导,我们的超微粉碎设备普遍还存在着模仿国外设备的现象,虽然粉碎效果依然不错,但是大部分厂家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就桎梏了国内超微粉碎设备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我们对新型设备的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国内很多厂家都是在原有设备基础上缝缝补补,不敢大刀阔斧进行改动,更有甚者,某些厂家在售设备款型竟然与二十年前的设备一模一样,这就是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与清晰的表现。
于此同时,由于配套分级设备的研发严重滞后,没有相关的分级设备就无法对生产出的超微粉体进一步分级提取,造成超微粉体无法分类化、精细化发展,粉体颗粒细度不够统一,分级利用困难的现象。举例来说,某一项目需要500-800目的超微粉体,而超微粉碎机加工出的粉体细度遍布于300-1000目 ,目前的生产方式只能从生产工艺上尽量使得粉体细度逼近500-800目,却没有办法将细度不足或者细度过高的颗粒精确分离出来,这就造成了最终产品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同时也造成了更高细度的超微粉体无法利用,形成浪费。如果我们有精确分离技术或设备,就可以对超微粉体进行进一步细分,生产不同档次,甚至是不同性质的产品。
我们对超微粉碎技术的相关研究发展应该深入研究材料超微粉碎的过程和粉碎机理,从根本机理的方面理解超微粉碎的加工过程,有针对性的指导相关粉碎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争取研发出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超微粉碎设备,与此同时提高加工能耗的利用率,引导相关设备向绿色化方向发展,节约加工能耗,将每一份能源充分利用起来。当前我们通用型设备产能不足,高精尖特种针对性设备同样不足,这是我们亟待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