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VOC气体排放治理

2024年12月04日 12:05:26      来源:广州江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1

分享:

 近年来,我国VOC气体的排放量远大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危害极大。随着我国大气治理工作的深入,VOC气体污染治理任务已十分艰巨,尤其是在夏季臭氧污染不断升高的背景下,VOC气体污染防治更显迫在眉睫。

  国家地方政策密集落地,VOC气体治理迎爆发式增长

  作为PM2.5和臭氧形成重要前体物质,VOC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已经逐渐引起重视,监测治理刻不容缓。2013年至今,环保部及北京、河北、天津、上海、江苏、广东、内蒙古等地密集启动VOC气体治理与监测,预期VOC气体治理有望在2016~2017年迎来爆发性增长,将带动VOC气体监测设备的巨大需求。

  纵观2015年,可谓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年份。我国在燃煤污染控制、VOC气体(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港口船舶污染控制、重点区域协同推进污染治理几个重要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大气中国2016: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74个城市的6项标准污染物中的4项(PM2.5PM10SO2NO2)年均浓度相对2014年总体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14.1%11.4%21.9%7.1%CO年均浓度与2014年持平,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O3(臭氧)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近三四年来,一些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出台,为我国VOC气体(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行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引发了VOC气体治理行业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秘书长郝郑平表示。

  *值得称道的是,、近日颁布的《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18年,工业行业VOC气体(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比2015年削减330万吨以上;提出“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为重点,兼顾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防治理念”;并用相当大的篇幅规定了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的措施方法,同时也列举了一些日前常用的末端治理技术工艺,以规范、指导国内VOC气体减排。

  “源头治理有利于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可以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做得好的话,还可以降低治理成本。《行动计划》的出台,预示VOC气体源头治理将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环保在线保守估计VOC气体城市空气监测设备需求9.0亿,工业园区潜在需求或达400~600亿,未来随标准提升市场有望扩容。VOC气体治理也正起步,有望撬动600~700亿产值。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业内声音都如此乐观。

  “我们发现VOC气体和燃煤锅炉改造这两个方面是现在城市大气治理的重点和难点。VOC气体是挥发性有机物,因为它是形成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前提,VOC气体在中国的开展相对较晚,而且较为复杂,很多城市面对VOC气体的治理都很头疼。”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说。

  同时,VOC气体治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业内人士分析称,首先工业源VOC气体排放行业不集中,其次工业源VOC气体废气收集和去除效率不高,再则工业源VOC气体污染控制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原创作者:广州江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