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与原理】
A、条割痕范围的拖曳线
图1.5—1所示为激光束与加工进展的概略图。设切缝前沿A点处的激光束行进速度为Va。、氧化反应速度为Ra。板厚越大,切割速度就越慢,切割速度Va将低于氧化反应速度Ra。当激光切割机的激光束接触到A点后,氧化反应速度Ra会高于Va,燃烧的进展将先于激光束的行进。而后,温度逐渐降低,燃烧将停止在A2点处。当激光束以Va到达该停止位置后,氧化反应速度Ra的燃烧将会继续。如是循环往复。
另外,在切缝的宽度方向上,也是以氧化反应速度Ra从A点向C点燃烧;到达C点后,温度降低,氧化反应停止。当激光束到达A2点后,又将沿切缝宽度方向燃烧到C2点,这一循环一直反复,就会形成拖曳线。
当Va的速度提高到与Ra基本相同的程度时,激光束将会始终处于与A点相接触的状态,向切缝宽度方向扩展的A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会变小,拖曳线的间隔也会相应变小。
B、第二条割痕范围的拖曳线
如图1.5—2所示,在板厚方向上设定A点和B点;A点处时,氧气纯度或辅助气体的动量都还保持得很高,Va=Ra成立,此时可以得到非常光滑且笔直的拖曳线。而B点处时,氧气纯度或辅助气体的动量都有所下降,Vb>Rb,因而会出现切割前沿的滞后现象。
激光切割机用氧气切割时,随着板厚的增加,散失到母材内的热量会随之增多,熔融金属的温度也会随之降低,熔融金属表面的张力、凝固层的厚度都会变大,最终导致切割面粗糙度变差。而用氮气或空气切割金属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切割面会随着板厚的增加而变粗糙,但是由于用氮气或空气切割时没有氧化燃烧反应作用,其粗糙度不会比用氧气切割厚板时的程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