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象差及其校正
单透镜存在着多种妨碍成象清晰的象差。因此一个完善的物镜,总是由一组复杂的透镜系统组合而成。因为用不同折射率及不同色散的凹凸透镜组合后,可以消去这些象差的大部分,从而得到清晰的影象。根据其校正程度,物镜可以分成下列数类:
消色差物镜(achromatic objective)它的色差校正是使可见光中红色C线和蓝色F线聚焦于一点,而黄绿光则聚焦于另一点。这种物镜还残留少量色差,用C线焦点与黄绿光焦点之间距离表示,这种色差叫做副光谱。可知,消色差物镜对紫光色差未予校正。在光谱最明亮区即黄绿色光区,校正了球差、正弦彗差和象散。清晰范围曲线Ach可看出,消色差物镜的清晰范围在510毫微米绿光至630毫微米橙光区间,即人眼的光谱部分。
使用斜射照明,可以看出残余色差,即在黑色物体周围出现紫色和黄绿色边。在直射光中故意使物体出焦距,在焦平面之上时出现淡紫色,焦平面之下时出现淡黄绿色,这些残余色差对于目视观察一般无害。
消色差物镜因制造较易,因此使用泛,任何显微镜皆附有。它适用于一切日常工作,只是在须要极糟细的高倍现察和摄影时,才使用后述的复消或半复消色差物镜。在显微摄影时,消色差物镜配合黄绿滤光器可获得最清晰照片,但不宜用深红或深蓝滤光器。它也可用于彩色显微摄影。
消色差物镜的一个大优点是易于做到无应变,因此偏光显微镜使用的绝大多数都是消色差物镜。低及中倍的消色差物镜主要配合惠更斯目镜使用,高倍的可配合补偿目镜使用。所用目镜倍数不宜大于12.5 X。
本文由编辑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