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09:55:18 来源:石家庄恒昌食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8
黄酒的混浊褐变的原因及防止措置-黄酒的质量检测
、黄酒的混浊及防止
黄酒在储存过程中,受到光照、振荡、冷热作用及生物性侵袭,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而混浊,黄酒的混浊有生物性混浊和非生物混浊两大类。
1.生物性溅波
生物性混浊是由于污染了微生物(乳酸蓝或醋酸菌)或煎酒不所引起的,表现为酒混浊变质,生酸,有时会出现异味、异气。为了防止生物性混浊的发生,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严格掌握煎酒温度和时间。
②做好酒坛的清洗和灭菌工作,勿用漏坛装酒,
③做好荷叶、奢壳、竹丝或麻丝的灭菌工作。
④黄酒经灭菌装坛时,必须做到灭菌灌坛后的酒开口暴露不超过半分钟,立即益好消毒过的荷叶,做到封口严密,包扎牢固。
⑤储酒库要避光、通风、干燥、卫生。
2.非生物性漏法
除生物性混浊外发生的混浊都属于非生物性混浊,主要表现是已澄清的酒重新混浊起来,这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
①储存仓库温度过高,内部潮湿,通风性能差。
②灭菌灌装后,没有充分摊晾即入库,
③灭菌好的酒没有及时入库,堆放室外,太阳直晒,热量散不出。
④高温长途运输没遮盖好,太阳直晒,运到后也没有散冷就入库,主要是温度过高、氧化作用加强而使酒混浊。
⑤酒酪未成熟就压样,这是由于稳定性差而产生的混浊。对此,酒醉必须发酵成熟后方可压榨。
⑥高温期间,灌坛后酒的热量不宜散发,因分子运动关系不稳定,而经常保持混浊状态。
O铁、钢、锅等对混浊物的形成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二、黄酒的褐变及防止
黄酒的色泽随储存时间延长而加深,尤其是含糖、氮等浸出物多的半甜型、甜型黄酒,储存期过长,形成类黑素物质增多,酒色很深,并有焦糖臭味,酒味变差,俗称褐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减慢黄酒褐变的发生,
①合理控制黄酒中糖、氮等的含量,尤其是氮的含量。
②适当增加酒的酸度(降低pH)。
③储存温度低。
④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⑤降低酒中铁、锰、铜、锌的含量。
三、黄酒生产思考题
1.黄酒生产有哪些特点?
2.糯米、粳米、釉米这三种米的性能与黄酒生产工艺的关系如何?
3.蒸饭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4.麦曲、酒药等含有哪些主要微生物?各起到什么作用?
5.制备淋饭酒母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6.黄酒发酵的内容及特点有哪些?
7.干型黄酒与半干型黄酒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甜型黄酒及半甜型黄酒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