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糖化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选育-糖化酶的发酵

2024年12月25日 08:10:03      来源:石家庄恒昌食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2

分享:

任务1糖化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选育

糖化酶在微生物中的分布很广,在工业中应用的糖化酶主要是从黑曲霉、米曲霉、根霉等丝状真藏和酵母中获得,从细菌中也分离到热稳定的糖化醇,人的唾液、动物的胰腺中也含有糖化酶。不同来源的淀粉糖化酶其结构和功能有定的差异,对生淀粉的水解作用的活力也不同,真菌产生的葡萄糖对生淀粉具有较好的分解作用。

、菌种筛选与选育的方法与原理

1.菌种筛选诱变的总体多骤

菌种筛选诱变的总体步骤如图6-10所示。

2.基本原理

平板透明圈法是将牛津杯放置在已经凝固的淀粉琼脂平板上,每个平板放3~4个牛津杯(根据醉活力大小),然后将粗酶液定量加入牛津杯中,粗酶液就会通过扩散分解牛津杯周围的生淀粉,经过段时间,淀粉琼脂平板上的牛津杯周固就会有透明的淀粉水解圈,酶活力越大的则水解圈也越大,根据水解圈的大小就可以确定酶活力大小。再通过摇床实验使粗酶液水解生淀粉,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其水解产物中还原糖的量,从而确定粗酶液中糖化酶的酶活力。


二、糖化酶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1.初筛

称取定量样品(淀粉厂附近的土壤、含淀粉霉变物、醋曲),加人装有定量增殖培养基(以可溶性淀粉为楼源)的三角瓶中,恒温30℃、200r/min 培养3~5d。

取增殖培养后的上清液1mL于9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10倍浓度梯度的稀释液,吸取各种稀释度溶液0.1ml.涂布于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以生淀粉为碳源),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d。观察选择性平板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周围有无透明水解圈,取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较大者于筛选平板上划线分高至纯种,斜面保存。

2.复药

从原种斜面取出菌体或孢子,接入装有定量摇瓶筛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每株平行3瓶并编号。在恒温30℃、200r/min条件下培养3d。取发酵液测定酶活力,记录并比较。将复筛后具有较高生活力的菌株进步分离纯化,斜面保存。

3.鉴定

根据菌落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特征以及16SrRNA或18SrRNA的特性进行分类。

由于产薪化酶的菌种种类较多,因此可分别参考相应的鉴定手册进行菌种鉴定。

三、糖化酶产生菌的选育

1.蔡外诱变法

取定已育好的菌/孢子悬浮液(10~l0CFU/mL)至培养皿中,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下置于15W紫外线灭菌灯下30cm处分别处理0.5min、1.0min、2.0min、3.0

min、4.0min、5.0 min、6.0 min、7.0 min、8.0 min、9.0 min、10.0 min、11.0 min、12.0

min、13.0min、14.0min、15.0min等不同时间段,然后吸取0.1mL处理液稀释到定稀释度进行分离培养(筛选培养基),挑取其中D/d值大且生长快速的1个或几个诱变菌株,在摇瓶培养基中30℃培养3d,测其酶活力。

对于遗传性状的同种或不同种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诱变之前要

了解实验菌株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即作出剂(时间)对于致死率的曲线,由此选择合适的处理剂量。

2.化学诱变

可采用亚硝基诱变或2%硫酸二乙酯。方法是将定量化学诱变剂与定量的菌/孢子悬浮液混合,分别作用不同的时间段,然后取0.1ml.各个时间段的溶液滴入筛选平板涂布均匀,培养,挑取其中D/d值大且生长快速的1个或几个诱变菌株,在摇瓶培养基中30℃培养3d,测其酶活力。

化学诱变剂的剂量主要取决于其浓度和处理时间。在进行化学诱变处理时,控制使用剂要以诱变效应大而副反应小为原则。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