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供应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红外分光测油新旧标准的差异

2025年03月23日 08:33:26      来源:北京优谱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

分享:

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另外在环境监测中还可用于餐饮业的厨房油烟的测定,适用范围相当广泛。该标准于 1996 年颁布,2012 年进行了第 1 次修订,于20120229日由环保部正式发布HJ 637-2012《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旧标准),采用作为萃取剂。

环保部于20181010日发布《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新标准),替代了HJ 637-2012《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新标准采用四氯乙烯作为萃取剂。

旧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新标准将适用范围修改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旧标准定义了总油是能够被萃取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 cm-13030 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含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新标准将总油名称修改为油类,并定义在pH≤2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 cm-13030 cm-1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含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

旧标准采用作为萃取剂。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逃逸到大气中。由于本身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难以降解,因此受热上升至平流层,受到高能量的强紫外照射会产生氯自由基以及盐酸气体,造成的后果就是臭氧破坏以及酸雨的地表破坏。

新标准采用四氯乙烯代替。四氯乙烯与理化性质相似,对环境空气影响不显著,毒性相对较小,也能有效地从水中萃取出油类物质。但四氯乙烯不稳定,易光解,与臭氧反应生成光气和三氯乙酰氯,生产中加入的醇类、酚类等稳定剂对测定产生干扰,提纯困难。

从扫描光谱来看,萃取剂在2800cm-13100cm-1之间扫描,不应有锐锋,其吸光度值应不超过0.12。四氯乙烯易变质,稳定周期短,纯度的变化使3030 cm-12960 cm-12930 cm-1处的透过率发生变化,其中3030 cm-1处的透过率变化明显,变质后的四氯乙烯杂质显著增多,结果准确度差。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供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