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中宜选择周围森林覆盖率高、阳光直射时间短、半阴半阳、空气湿度高的山区小环境,以北坡种植
[13]
左思《蜀都赋》记载“一个地下的芋头一样大的块头可以煮成一大锅,有如魔变,所以叫作魔芋" [5]
魔芋种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种,低海拔区宜播早,高海拔区则相反 [5]
肥料管理:魔芋种植中,要求尽量减少农事操作,勿对植株造成损伤而感病,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只要求在魔芋出苗开始展叶封行前小雨天(约6月中下旬)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0 kg,撒施在墒面后提沟土盖严 [5]
采收管理
为保证商品芋优良的内在品质和来年种芋的安全贮藏,要求在霜降节令后至11月底收挖魔芋,掌握70%的植株倒苗后15 d收挖较好。

收挖后的芋球500 g以上的作为商品芋及时销售;500 g以下的作为种芋存放,先在干燥之处贮藏3-4 d,水分干后用1∶1的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拌种,将种芋大小分级后用干沙分层贮藏或芽眼向下置于架空的篱笆或竹席上,如有宽余的土地条件,翌年3月可收挖魔芋,以降低球茎感病几率
由于魔芋展叶封行后不提倡过多的农事操作,因此种植前要施足底肥,要求亩施农家肥3000-4000 kg、普钙或复合肥20-30 kg、钾肥20 kg,混合后,一半作沟(塘)底肥,一半作盖种肥,有条件的地方可每亩用腐质土2000 kg施于沟(塘)底或盖种魔芋的一个生长周期仅发生一片大型复叶,魔芋的叶柄里具有一种特殊的后生木质化的管胞,对叶柄的支持作用起到很大的帮助
[13]
左思《蜀都赋》记载“一个地下的芋头一样大的块头可以煮成一大锅,有如魔变,所以叫作魔芋"魔芋的复叶决定了魔芋的光合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

魔芋,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呈扁球形,暗红褐色;肉质根,带有卷须;叶柄黄绿色,光滑;花柱呈圆柱形,紫色,柱头较粗;胚珠极短,无柄;果实椭圆形,成熟时黄绿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5]
种后覆盖保湿防草
魔芋塘播或沟播,种芋斜置种下,上部盖农家肥和土后,要求墒面再覆盖一层松毛或秸秆,厚度3-5 cm,以不见土为宜收挖后的芋球500 g以上的作为商品芋及时销售;500 g以下的作为种芋存放,先在干燥之处贮藏3-4 d,水分干后用1∶1的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拌种,将种芋大小分级后用干沙分层贮藏或芽眼向下置于架空的篱笆或竹席上,如有宽余的土地条件,翌年3月可收挖魔芋,以降低球茎感病几率 [5]
采收管理
为保证商品芋优良的内在品质和来年种芋的安全贮藏,要求在霜降节令后至11月底收挖魔芋,掌握70%的植株倒苗后15 d收挖较好这样既能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又有防旱、防杂草的功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