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桂果实
该法一般在每年3-4月时进行。选择无病虫害、粗0.3-1厘米的青褐色的细枝条,剪成长13-15厘米、具3个节者作插条,插条口靠节上端1-2厘米处剪成平口,下端近节处剪成楔尖形斜口,剪口要求平滑,皮层与木质部不可松动脱出。剪好的插条宜放在阴凉处浸在清水里或用湿草覆盖,防止切口干燥而影响生根。扦插的苗床宜用清洁的细河沙,厚30厘米左右,按行、株距15-16厘米斜插,入沙2/3,稍压,理平畦面,淋水浇透,上加盖塑料薄膜,经常保持湿润、荫蔽,经40-50天插条下端剪口的皮层愈合并长出根,待根较多时,可移到苗圃或营养钵内继续培育。 [4]

种子繁殖
顶芽小,长约3毫米,芽鳞宽卵形,先端渐尖,密被灰黄色短绒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长8-16(34)厘米,宽4-5.5(9.5)厘米,先端稍急尖,基部急尖,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上面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晦暗,疏被黄色短绒毛,离基三出脉,侧脉近对生,自叶基5-10毫米处生出,稍弯向上伸至叶端之下方渐消失,与中脉在上面明显凹陷,下面十分凸起,向叶缘一侧有多数支脉,支脉在叶缘之内拱形连结,横脉波状,近平行,相距3-4毫米,上面不明显,下面凸起,其间由小脉连接,小脉在下面明显可见;叶柄粗壮,长1.2-2厘米,腹面平坦或下部略具槽,被黄色短绒毛。

又叫驳根繁殖。每年4月上旬,选择1-2年生、高100厘米、直径2-2.5厘米的萌蘖,在接近地面处用锋利的小刀剥去茎部一圈约3-4cm的树皮,随即用疏松、肥沃的表土将剥皮部位覆盖,稍压实后淋透水。1年以后,剥皮处长出新根。造林时把土扒开,将萌蘖与母树分离,移至林地定植,这种苗木定植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但不易获得大量苗木。 [4]
大面积造林所需苗木常采用此法。选择12-15年生、树形端正茂

遮阳,以耕代抚。一般每年追肥2次,结合春、秋季中耕除草进行。幼树每株可施尿素、过磷酸钙或复合肥0.1-0.2千克,成年树每株施肥0.1-0.5千克,穴施或沟施,施后覆土。每年冬季进行修剪,剪去下垂枝、过密枝、病虫枝、纤弱枝和无用的萌蘖,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树干通直、粗壮。肉桂树萌芽力强,砍伐后留下的树桩能重新萌芽成林。当树桩长出新的萌芽枝条时,选留2-3个枝条,将其余的剪除,同时全垦林地,重施肥料1次,此后进行常规管理。一般萌芽更新可进行5-10代。
整地定植

肉桂果实
肉桂果实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