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木,高10-25(-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枝粗5-6毫米,幼部被黄棕色绒毛,很快变无毛;髓部周围有柱状维管束,稀在亦有若干维管束。有托叶,仅芽时存在,着生于近叶柄基部的枝干上。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披针形或椭圆形(至卵形),长6-14厘米,宽2-5.5厘米,无毛或在背面叶脉上散生了的刚毛,背面有极细小疣状突起;先端渐尖至骤狭渐尖,尖头长约2厘米,钝;基部楔形至圆形,偏斜,全缘;侧脉12-16对,中脉发达。
嫁接

种子
⒊接穗的采集与处理:接穗在春梢萌动时剪取,在优良高产稳产的壮年树上,选择节间短、芽眼充实、粗细与砧木相当,生在树冠外部的秋穗条。剪下后立即剪除叶片,用湿布包捆,外面套上塑料袋,防止穗条散失水分。需要保存时间较长,应注意袋内湿度和养分供应以防止霉烂,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护好芽眼和皮层不受损。

⒋种子幼苗培育和管理:园地直接播种育苗成活率高且管理方便。播后40-50天幼苗出土,一般以勤施腐熟人畜粪为主,保持苗床适宜温、湿度及注意病虫害;移入营养袋培育管理要求十分严格,但是苗木出圃种植成活率达97%-,深为广大果农所认可,繁育应注意几个主要环节。
原产南方, [1] 福建、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有栽培,分布于越南北部至中部。日本(长崎、冲绳)及马来半岛有栽培。 [2] 分布以福建省为多,四川、浙江、中国台湾等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栽培橄榄的国家除外,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及马来西亚。 [1]

橄榄核雕
⒈种子采集与处理:橄榄留作种子的果实,须让其充分发育成熟,在种核外部分转淡为赤炭色时,约在10月下旬-11月份采收。将橄榄鲜果与食盐按重量10:1混合后倒入缸里,用脚踩至肉核分离,再放入清水中浸泡7-8小时,后用木锤轻敲取粒,使果肉和果核分离。

橄榄(13张)
民风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